bsports冠军品质最可贵运动员在我国社会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冠军,则是这个群体中最成功且最有代表性的。受多年来一些不负责任的报道以及近年来逐渐增多的综艺节目影响,体育冠军多留给人们“读书不多,爱赶时髦”的印象。但假若你真正走近体育冠军,你会发现他们身上的一些宝贵品质是当今社会的稀缺品。
首先需要澄清一件事:嘲讽运动员群体“四肢发达,头脑简单”bsports,是一种近乎无知的表现。想必参加过运动会的人,都知道取得好成绩的困难bsports。能够成为冠军说明该运动员有极高的竞技水平,做到这一点往往需要聪敏的大脑。恰恰是他们身上的这些宝贵品质,日积月累铸就难能可贵的冠军品质。那么何为“冠军品质?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尽自己所能把所有事都做好的品质。大多数运动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习运动项目,竞争对他们而言是家常便饭。唯一能够让自己脱颖而出的方法就是不断练习,提高自己在该竞技项目上的实力。长期坚持,他们养成了顽强进取、坚韧不拔的品格:取得成功之后会继续提高自己的能力;失败时也会爬起来埋头苦练。现在的社会过于浮躁,人们其实很需要这种踏实做事的精神。
我国培养运动员的方式很独特。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运动队会到小学挑选合适的小运动员,优秀的一小部分会被选拔到省队,之后再经过选拔才能代表国家参加各种比赛。与国外运动员相比,中国运动员的付出是超常的。绝大多数运动队都会采取封闭式训练,这也就意味着十几岁的少男少女们一年到头都没有机会回家,生活需要完全自理。这样看来,成为冠军不仅需要专业技能、特强大脑,还要学会耐住寂寞。“吊环王子”陈一冰也提到,“最大的遗憾,就是陪伴父母的时间少吧。”因为长期封闭训练,他曾连续7年没有回家。伦敦奥运会后,他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的时候,发现父母吃饭有些困难。看到这一幕,他在内心深处默默感叹:“对父母的陪伴,父母的青春,是什么金牌也换不来的。”
虽然认为运动员群体“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想法近乎无知,但是中国运动员文化水平偏低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我国运动员所接受的教育,从一开始就和我们普通学生不一样。运动员文化教育缺乏,的确需要后天一点点弥补,但运动员特殊的成长经历也并非一无是处。为了参加比赛,运动员们走南闯北,路上看到过不少风景,也结识了不少伙伴。他们的见识和人脉肯定可以成为他们退出竞技舞台后的宝贵资源。
其实bsports,很多时候,体育冠军都被我们误读了。比如说,他们的存在价值,会远远超过在综艺节目中展示出的“爸爸”形象;比如说,很多媒体热衷报道的“落寞冠军”,其实并不是普遍现象;比如说,人们更多关注体育冠军没有受过系统教育的缺陷,却忽略了最不该忽略的冠军品质。体育冠军在退役转型过程中的确需要国家政策和相关规定的倾斜与帮扶,这是对他们这个群体辛勤付出、顽强拼搏的肯定。但是,国家和社会更该做的或许是挖掘、利用、放大体育冠军身上蕴含的冠军品质,不仅让这些宝贵品质为体育冠军自立于社会提供支撑,更可以让这些宝贵品质为青少年及整个社会提供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