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官方入口体育健康教育全文(5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体育的重视有增无减,尤其是在奥运赛场上,中国健儿取得骄人的成绩,中国人的体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国家还提出了全民健身的口号,在各个阶段的学校中修缮操场以及健身设备,为我国的体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硬件条件。但是与此同时,我国体育教育的软件条件并没有跟上硬件条件提升的脚步,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并不是以提升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素质为目的,而是以学生的体育成绩为重要考核指标,这严重阻碍了职中体育的健康教学。笔者从如何做好职中体育的健康教育入手,结合自身多年的执教经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以期为职中体育的素质教育改革做出自己的贡献。
传统的教学思想过分放大了学习成绩的作用,将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导致学生在课上有大量的学习内容要理解,在课下还有大量的作业要去写,有些学校的学生每天写作业会写到晚上12点,这已经扭曲了作业温故知新的作用,将作业作为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手段,失去了学习和作业原有的功能和面貌。因此教师要想做好职中体育的健康教育,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正确的育人观,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作为职中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使学生通过职中体育教学能够得到一个强健的体魄。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穿插合作和竞争的理念,使学生们分组学习,以组竞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们能够尽早的适应社会上的挑战,例如教师在进行篮球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几组,先进行体能训练,使学生们有一个强健的体魄,然后分组进行技术和战术训练,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最后举办一场篮球比赛,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从中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相信学生们一定会有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传统职中体育教育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大潮对学生的思想的冲击,有很多学生的思想意识发生变化,学习无用论也悄然兴起,有些学生开始不重视学习,甚至有的学生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回家帮爸妈经商或者自己出门闯荡。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和价值观引导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十分的重要,职中体育作为一门活动课,教师应该在注重学生们的身体健康成长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成长进行引导,使学生树立坚韧不拔、自立自强的拼搏意识,这样才不会在社会浪潮中迷失自我。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长跑训练,鼓励学生们参加长跑、坚持长跑,从长跑运动中锻炼自己,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使自己能够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这样在走上社会之后,面对种种挫折也能从容应对,展现出职中学生的学习风貌。
传统的职中体育教学方式教师往往采取应试教育的方法,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只重讲课不重学生们的反馈,甚至有的学科教师会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了隔阂,甚至会出现师生对抗等现象。而根据新课标改革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选择和反馈,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现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改革的总目标。例如教师在进行课外拓展运动的教学中,可以列出几个体育项目供学生们自由选择,而不是同一项目学,这样可以使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科目,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职中体育的健康教学。总而言之,职中体育的新课标改革离不开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教师在转变传统教学思想,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和学习观、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交流的同时,还应当在课余时间加强自身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黄建蓉.中职体育中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浅议体育健康教育对中职教育的影响与作用[J].科技信息,2011,03:666-667.
[2]汪庆.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10:53-54.
[3]张希勇.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把握健康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8:359-360.
体育与健康教育和谐共生与三维体育观契合。体育作为人的活动,无论从社会宏观角度或个体微观角度上看,各种体育现象和活动都是由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众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综合作用的结果。打破传统的单一思维模式,代之以“三维系统思维模式”,将体育放进生物、心理、社会这个三维空间中系统地、动态地进行考察和实践,是体育走向科学化必由之路。长期以来,体育或者被窄化为单纯的生理练习,或者异化为“对身体的规训和改造”,而其中的“人”却往往被抽象和变为孤零零的碎片式、工具性存在,其作为人的完整性遭到分割,身心不能得到协调发展。学校体育中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不仅是学校体育发展的一种科学、进步的有益尝试,更与三维体育观高度契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提出,并不是原来的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两门课程进行简单、机械的拼凑与相加;更不是谁占上风,谁被替代、被挤占、被影响、被弱化的水火难容的对立关系。打破固有的僵化思维与惯性思维,既认识和尊重两者的差异,更承认和利用两者的互利共生关系。
课程问题始终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就是打破分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bsports,引入课程综合化理念:“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实现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有机统一,从而达成整个课程体系的重构。沿用半个世纪之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内容等,对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原有的思维定势、熟悉的教学路径、实际的工作开展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巨大的挑战。“茫然若失”“手足无措”是他们的真实体验和写照。许多学者和教师停留在对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作语义学上的解释,却对其实质——“综合课程”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原有分科课程内容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旨在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和全息观念,并养成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模式。简言之,就是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和方,去考察或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的一种课程取向。课程综合化,是课程的某种发展与改革的性质、理念、形态的基本趋向,涉及到课程组织、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因素。可以说,课程综合化不单指综合课程,而综合课程是课程综合化最重要最集中的表现。中小学教育中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走课程综合化道路,有其深刻的动因。当前社会问题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日趋复杂多变,单一学科的知识已很难应对和解决。因此,对学生是否具备从多角度整体感知事物,协调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同时也对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最终能够学以致用,得到实实在在的益处,理应成为每一门学科的追求。那么体育给学生的“用”和“益”又体现在哪里呢?我们对学生成长的期待难道仅仅停留在学生完成了一个流畅的前滚翻、一个有力的投掷动作,或者秒表记录下的傲人成绩吗?“体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正被颠倒,不是体育教育适应学生生活而是学生生活适应体育教育”。在面对社会问题和情境的前提下,体育与健康教育走综合化道路是有其必要性的。固守传统而僵化学科本位主义,再将本已庞大臃肿的课程体系再作细分,强调体育与健康教育泾渭分明、各自为营,无疑使学生对事物的把握是机械的、片面的、静止的,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且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而走综合化道路则能避免这一缺憾,为学生创造考察世界的整体观念,提供了多学科的方法和视野,激发整体“顿悟”,有助于培养学生超越学科界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贴合实际。探寻体育与健康教育走课程综合化道路,需要依据不同学段的特点、不同地域的教学条件,在课程的综合方式、课程的设计模式、课程的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灵活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体育教学的研究不计其数,却鲜有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综合化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理论准备的不充分,造成了实践中可以参考借鉴的模式和范本少之又少,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生活中发掘资源和素材去大胆实践。
一个事物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功能是具有流动性的。任何事物的功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会发生变化,事物的功能处于一种流动和变化的状态之中,体育功能的这种流动性和变化的规律是永远存在的。时代加速变迁,学校体育的功能,乃至目标、内容等,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趋向、学生的需要,发生变化。学校体育在现代教育和体育思想与理念的影响下,内涵更加丰富,在广度和深度上呈现出不断扩展的趋势,学校体育的多种功能将被时代赋予新的意义:或有些功能渐渐衰退bsports,最后消失,成为特定时期历史的产物,或衍生和凸显出之前从未有过的功能,并彰显新生事物的力量,甚至代表将来发展的趋势。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育面向生活化,体育和健康教育结合为一个体系,是学校教育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科技发展急剧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文明病”“都市病”蔓延和爆发,生活方式的巨变,加快了体育生活化的进程,“在生活方式的巨变中,作为文化现象的体育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体育生活化的提出,必将代表目前乃至未来体育新的、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走向”bsports。体育生活化的进程,就需要结合以健康生活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学校体育的功能流变,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是未来学校教育的需求。
谈起体育教学,人们往往想起的是体育运动,而一般的体育教学的确如此。但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对于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成长。中职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育的阶段,因此体育教学中的健康教育的影响尤为明显和重要。想要让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健康教育有效化,首先要明确何为健康教育,然后结合实际,以学生长远的发展需求为教育的中心。
一般性的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有计划的方式所进行的教育,从而令受教育者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健康。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健康教学而言,还包括了体育运动的健康方式。因为盲目而大量的体育运动,虽然短时间内可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但对于长久性的健康而言未必是好事。特别是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身体仍处于发育阶段,不科学、不专业的的体育运动很容易对学生的身体埋下不良的隐患。体育教学中的健康教育,首先是让学生对体育和健康有一个系统和专业的认识,如:身体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特征,不同种类体育运动的注意事项等。然后根据专业的知识进行最为合适的体育运动。
1.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在多数的中职体育教学中,基本是以单方面的运动为主。体育教师教给学生的只是一些基本运动的动作,如:热身运动、田径运动和球类运动的动作。这样只是增加了中职学生的户外运动的时间和运动项目,但其中的教育性却几乎没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收益很少,因为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结构在运动中的变化一无所知,如:肌肉、骨骼和内脏器官的承受能力等。所以学生的户外运动的兴趣虽然得到了培养,但健康性的生活、运动方式却没有发生改变。
2.教学计划的问题。体育教学同样需要教学计划,制定教学目标和相应的方式方法,以及过程上的细节等。部分体育教师正是因为在教学时没有进行教学计划,教学的方式和过程中只是按照以往的经验和方式,因此无法全面满足学生的需求。如:某些不喜欢运动的学生在经过体育教学中,对于体育运动的态度依然是厌烦的,并且体质也没有得到提升。中职学生的身体仍处于发育阶段,因此每一年的体育教学内容都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而没有教学计划则意味着体育教学的低效化。
1.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里的理论不是指把教室外的体育教学变为课堂内的教学,而是在每一堂体育课开始前,教师所制定的本堂课的核心教学。很多中职体育教学,因为教学内容过于自由、松散,令“教学”不在,变为单纯的体育活动。针对这一方面,中职体育教师应把教育教学变得更为专业,以实现健康教育的目的。如:心肺功能和耐力的锻炼。在开始上课前,体育教师可先讲解心肺功能和耐力的重要性,以及那些不良的习惯会影响学生的心肺功能,然后指出哪些运动可以锻炼人们的心肺功能和这些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通过把专业的理论知识加入其中,则可让学生真正明白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不紧紧是玩乐,以此增加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和规范性,从而实现健康教育的价值。
2.以学生为教学核心。在以往的中职体育教学,体质较弱的学生,很难通过体育教学让自己的身体素质得到显著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在中职体育教学的健康体育中,体育教师不单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确定体育运动的内容,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所有学生体育运动的状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比如:在进球球类等集体运动时,存在部分学生相对体质较差的情况,或某些学生无法完成某项体育运动,那么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时,就要以不同学生身体健康的不同需求为主,如:减脂,增强力量、身体的灵活性或平衡感等。其次针对部分体育运动意识较差,不喜欢体育的学生而言,体育教师则可以尝试带领这部分学生主动参与到集体运动中,并且选择的体育运动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喜好,而不是运动量,然后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对体育无兴趣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从心理上令学生接受体育运动。只有让中职学生不排斥或喜欢体育运动,才可以令健康教育的价值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3.教学研究与教学评价。教学研究与教学评价是中职体育教学中健康教学不可缺少的。提起教学研究与评价,很多教师都认为是一种较高深的学问,认为那是专家学者们的工作,其实不然。这里的教学研究与教学评价,是指关注不同学生在每一堂体育教学中的学习效果、变化,健康教育是否对学生产生了影响以及哪些影响。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分析自己的教学方式,找出需要调整和改变的部分,以体育教学为检验健康教育效果的实践过程。教学评价则是教师找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到最终完善教学模式和具体的方法的有效方式,也是保证健康教育价值所在的重要措施。
健康教育其实是与体育教学密不可分的,只是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被人们所忽视,而随着国内教育文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健康教育也必然会成为中职体育教学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从教育角度来说体育是一项教育过程,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与计划性,这对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进行高中体育教学时可将健康第一作为主要依据开展教学活动,这不仅对增强学生体质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积极意义,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标。对学生体育意识以及行为的培养也属于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宪章中对健康体系进行明确规定,同时也对健康的度体系进行直观体现。我国有多项文件都明确指出健康教育就是一种核心教育,最终实现促进健康的目标。根据上述观点我们可将教育认定为一种系统性的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与教育性,学校在该体系中作为基础存在,教育对象就是学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以及现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与技能就是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同时可实现学生健康素养的有效提高,最终实现学生身心发育与健康的目标。
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承受激烈的竞争与升学竞争压力,这不仅给高中生的生理健康带来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将极大的负面影响带给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多数好高中生缺乏锻炼,健康状况较差,不能实现对健康内涵的全面理解,最终导致心理压压抑以及情绪失控等问题的出现,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存在极大的不足。从整体角度来看,高中生身心健康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健康教育也长期存在于低水平状态。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我们主要将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并进行仔细分析。
国家、地方以及学校是新课改实施体育教学内容的主要构成部分,学校以及体育教师主要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教师在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时可将课程标准作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实现对教学方案的科学制定。但在实际对教学方案进行制定时教学内容单一的现象普遍存在,引起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高中体育教师受到教科中心的严重影响,不能实现对体育健康的充分认识,只是单纯的从竞技方面实现对体育教学的片面认识,这就导致在实际进行体育教学安排时出现以竞技内容为主的现象,传统的田径运动以及球类运动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不仅导致运动项目缺乏新兴的时尚,同时会导致开展健康教育时出现主动性不强的现象。为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教学效果的落实,必须提高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重视程度。
孤立单一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明显缺陷,现念下的体育教学已经逐渐实现对传统教学活动模式的摒弃,尤其强调将学生作为中心进行发展,并不断提高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匮乏的现象,同时形式单一以及创意不足也是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仅很难实现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同时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健康知识学习的兴趣。多数体育教师只擅长实践性教学,不能实现对理性特征偏强健康教育的开展,较为呆板的特点尤为突出。
我们也可将教学内容作为一个重要的载体,不仅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活动的完成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将身心健康、社会适应以及心理健康作为主要依据实现对学习领域的科学划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等就是由上述分类得出这可作为主线对体育教学进行贯穿。现阶段课程目标体系已经实现在教学领域中的详细规划,但依旧没有实现对具体教材内容的明确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将较大以及自由的空间留给教师用于选材,教学可将其作为主要依据实现对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这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开放性的保证,同时也可在根本上保持教师体系的灵活多样性。
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都是教学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其前提与基础,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法都会有不同的功能与特点,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对其运用的方式以及时机不同都会对教学效果造成直接影响,因此,灵活性较强是体育健康教学策略的显著特征。这种特征要求高中教师在实际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必须实现对学生现实状态的有机结合,同时实现对现有教学条件的有效利用。在实际进行健康教育时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考虑,同时注意对不同学生以及现有教学条件的结合,最终实现对科学合理教学目标的制定。
随着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广大体育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和转变教育行为,加强健康教育理论与教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构建一流的师资队伍。
随着高中体育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对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尽管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也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贯彻和实施健康教育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及挑战,正确认识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健康教育的理念,理清其具体实施思路,探究体育教学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主要教学策略,对于有效促进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提高高中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张弓婷.上海市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健康教育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青年学报,2013(2):30-32.
[2]丁玉山.“北京市高中体育健康教育专题模块”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C]//北京101中2011年科教研年会.2012.
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都是为学生身体健康服务的,二者不可分割。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可以促进学生健康,体育新课程目标体系划分为五个目标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新目标体系确立了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健康领域的重要意义。教学中体育教师可采取信息传播、行为干预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引导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体育教学中通过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健康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对其身体、精神和社会相协调的三维健康产生的积极变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教学是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运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全民健身体系的重要环节,可以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体育教师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理解不够深刻,对体育教育思想和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对体育与健康的密切联系理解不够,体育与健康教育整体化观念淡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却忽视了运动过程中体育人文素质的传承,忽视了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因此,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无法真正体验到成功与喜悦,无法真正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往往出现了“喜欢体育怕上体育课”的现象,对这部分学生来说,体育课就成了负担。
学校领导对体育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健康教育各环节的实施。部分学校为了节约开支,体育师资欠缺,造成体育课开不齐、上不足的现象。体育教师缺乏健康教育知识的积累,单一传授简单的运动技术与技巧,忽略体育的健身功能和生活价值。因此,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师资的综合教育素质非常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单纯重复运动技术教学,强调运动技术的掌握和竞技能力的提高,缺乏对健康知识的传授。学生所掌握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较难达到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方法仍沿袭旧的教学模式,一贯采用讲解与示范、练习与纠错的教学手段,学生被动的去学去做。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手段的实施不利于健康教育的开展,与新课标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要求相差甚远。
目前体育评价仍以设定考试项目为主,从项目的设定到测试内容的选择,始终沿袭旧的单一评价模式。这种评价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体育文化素质,更不利于激发自主学习和自发参与锻炼的兴趣。
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以“终身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在体育教学中积极渗透与实施健康教育。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不断提高贯彻“体健”结合的自觉性,并把它作为深化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政策上给予支持。重视对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鼓励他们通过自学、教研活动、培训、函授等多种继续教育的形式,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从而适应健康教育要求。
优化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全体学生参与的、感兴趣的,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项目,删除一些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质量。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按照主体性原则的要求,让学生主动感知,培养学生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评价应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采用定性和定量、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积极参与和综合能力的评价,变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同时考核办法也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和再现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和健身的效果。总之,健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单纯的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实施健康教育,才能不断扩展体育的功能,提高运动健身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我们应加大改革力度,以体育教学为途径,增强增强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的意识,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与考核办法。切实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和实施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1]赵晓虎,杜吉香,冯宇.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辩证关系的理论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
[2]王晓梅,李汉军.浅析健康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